全国安全工程师在线考核历年真题 134381***** 2023年5月18日 评论 我也要发布信息 内容摘要:全国安全工程师在线考核历年真题>>注册安全师考试即将开始,建题帮APP及微信公众号:建题帮为大家整理了注册安全师的历年考试真题及最新模拟题库,大家可以在这里了解一下注册安全师的题型以及考试趋势变化,方便您更好的了解注册安全师考试,积极备考。注册安全师考试题库汇总题目模拟考试注册安全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进入模拟考试注册安全师历年考试题库进入模拟考试更多注册安全师题库汇总进入题库列表案例分析题(共有5题)第题: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 原标题:全国安全工程师在线考核历年真题 全国安全工程师在线考核历年真题>>注册安全师考试即将开始,建题帮APP及微信公众号:建题帮为大家整理了注册安全师的历年考试真题及最新模拟题库,大家可以在这里了解一下注册安全师的题型以及考试趋势变化,方便您更好的了解注册安全师考试,积极备考。注册安全师考试题库汇总题目模拟考试注册安全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进入模拟考试注册安全师历年考试题库进入模拟考试更多注册安全师题库汇总进入题库列表案例分析题(共有5题)第题: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加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 10mg/m3。 2014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第1题: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面积为300m×300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3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2014年3月14日12时18分,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min后,6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有水,随后在1km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事故发生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0t、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号库房存放硫黄15t、甲苯4t、甲酸乙酯10t。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 1.2亿元。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的规定,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A.硫化钠B.高锰酸钾C.甲酸乙酯D.硫黄E.甲苯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规定,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B.4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C.6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本案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存发生反应B.库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C.硝酸铵存储量达130tD.高锰酸钾存储量达10tE.库房管理混乱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甲苯挥发蒸气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A.甲苯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B.环境相对湿度超过50%C.开放空间D.点火源E.受限空间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A.高锰酸钾B.硝酸铵C.甲苯D.洗衣粉E.甲酸乙酯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该仓储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A.安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B.仓库内使用防爆电器C.安全巡检措施D.防爆.隔爆.泄爆措施E.违章处理措施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应计入该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包括()A.火灾爆炸中毁损的财产B.消防抢险费用C.伤员救治费用D.周边河流因事故污染治理费用E.库房员工因工伤歇工工资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第2题:某商厦2004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商厦共6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4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3200㎡,建筑面积7900㎡,高 20.4m。商厦地下2层是家具商场和货物仓库。(环球网校安全工程师频道为您整理)家具商场主要经营红木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垫、办公桌椅等。地下1层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等。 地上1层主要经营小五金、小家电、文体用品、服装、日用品等;2层主要经营服装;3层仅有一些货架摊位;4层东侧和南侧为办公区,北侧有一间会议室,西侧为某歌舞厅KTV包间,中部为某歌舞厅大厅。火灾当晚歌舞厅内有400余人。 2013 年12月25日20时许,员工王某在地下1层中部进行焊接操作时,电焊火花顺着钢板上的孔洞掉落到地下2层中部,引起楼梯上的沙发塑料泡沫等物品起火。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1层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大,他就同其他职工一起逃离现场。 21时35 分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相继调集31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人员赶赴火场,随后又请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协同作战。由于这次火灾起火部位在该商厦的最底层,东北和西北两个楼梯间上下贯通,着火后形成烟囱效应,在风压的作用下,大量有毒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大楼。火灾发生后,该商厦有关人员盲目采取了全楼断电措施,楼内又未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致使全楼漆黑一片,给扑救火灾和人员营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共营救遇险人员106人。 22时50分将火控制,26日0时37分将火彻底扑灭。这起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3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问题: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E.轻微事故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该起事故应由()负责组织调查。A.公安部门B.设区的市级人民**C.县级人民**D.省级人民**E.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商厦员工王某在进行焊接操作时,按规定应办理()。A.高处作业证B.危险作业许可证C.临时用电作业证D.动火安全作业证E.受限空间作业证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是()。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环球网校安全工程师频道为您整理)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是()。A.进人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以便及时得到救援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逃生失败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下列对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描述正确的有()。A.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在其外面加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罩B.疏散通道出口处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在门框边缘或门的上部C.疏散通道中,疏散指示标志(包括灯光式)宜设在通道两侧及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应不大于2.00mD.如果天花板的高度较小,疏散指示标志可在疏散门的两侧墙上设置,标志的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1.30~1.50m之间E.悬挂在室内大厅或走道处的疏散指示标志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0m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针对该起事故,在火灾初期阶段,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措施有()。A.有组织的疏散人员B.先通知不利于疏散区域的人员C.为人们指明各种疏散通道D.首先通知出口附近的人员先疏散出去E.打开所有门窗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针对该起事故,(环球网校安全工程师频道为您整理)调查组的人员应包括()等。A.劳动保障部门B.人民检察院C.设区人民**D.有关专家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第3题:X年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 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被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 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该事故属于()事故。A.特别重大B.重大死亡C.重伤D.一般死亡E.从业伤亡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对本案例的描述,应追究()刑事责任。A.槽罐车驾驶员甲B.货车驾驶员乙C.附近村民D.村里主要负责人E.应急救援组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根据《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有害因素包括()A.槽罐车破碎的槽罐玻璃B.标志灯不亮C.有毒物质D.油罐储油量E.剧毒物质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特大事故调查组的任务包括()A.邀请军队派员参加事故调查工作B.参与沿线高速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管理工作C.做好突发事件紧急批复和警报工作D.对机动车驾驶员甲的讯问工作E.建立事故救援机制,不断完善事故救援制度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导致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槽罐车和货车相撞,导致液氯泄漏B.槽罐车被撞坏解体的槽罐技术设计存在缺陷C.对于货车驾驶员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缺乏对液氯危害的认识E.抢险小组对事故的处理措施不当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事故调查取证是事故调查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该事故调查取证包括()A.收集与事故有关的事实材料B.事故应急救援处理C.慰问抢险救援成员D.寻找驾驶员甲E.通过媒体报告事故的调查进度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可以定为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项目包括()A.中毒死亡人员的丧葬费用和歇工费用B.受伤住院治疗的补助费用和救济费用C.受伤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D.事故赔偿.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E.槽罐车停运期间有效经济支出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运输单位需要具备()A.运输资质认定B.驾驶员技能培训及安全教育制度C.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D.一般清洗和洗漱用具E.化学运输许可证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第4题: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 2012年5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 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并和乙一起从休息室拿了两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一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并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着火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 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A.A企业B.甲所在班组C.调度室D.铲装车维修班E.1150工作面所在工区值班班组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等级为()。A.轻微事故B.一般事故C.较大事故D.重大事故E.特别重大事故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导致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甲的铲装车出现故障B.甲使用乙的铲装车C.甲将乙的铲装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D.乙的铲装车油管漏油,甲再次启动时引燃发动机周围的可燃气体E.丁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该起事故中,造成人员伤亡的燃烧产物有()。A.COB.N2C.C02D.H20气E.NH3气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甲在铲装作业时应佩戴和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有()。A.电绝缘鞋B.安全帽C.防护镜D.便携式矿灯E.防尘口罩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根据《安全生产法》及配套法规,关于A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可以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负责A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C.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格D.可以委托取得相应资格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负责A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E.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A企业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A.改变开拓方式B.改变采矿方法C.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D.针对此类事故组织应急演练E.排查治理铲装车的火灾陷患正确答案:查看最佳答案其他注册安全师考试题库2020最新的河北省石家庄注册安全师考试模拟试题重点资料2021年河南郑州注册安全师考前押题2021年全国各地注册安全师模拟题2020最新的云南省注册安全师在线模拟考试题目答案解析2020新版湖北省武汉注册安全师在线考核模拟习题内部题库 本文来自用户供稿,不代表网站本身立场,信息真伪请自行核实,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7hei.com/Article/32655.html